健康园地
儿童保健知识
全国“爱耳日”——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,儿童生长全周期听力保健要点
2025/3/3 10:27:19
-
2025年3月3日是第26次全国“爱耳日”,今年“爱耳日”活动主题是“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”。旨在广泛宣传听力保健知识,引导公众进一步增强听力健康意识,养成科学用耳行为,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,倡导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管理理念,引导公众定期进行听力健康检查及时接受相关诊疗与康复服务,主动远离噪声污染、耳毒性药物等有害因素。
一、全周期听力保健要点
孕期:听力保健要从宝宝出生前开始做起,从孕妇入手保护听力,妊娠母体的抵抗力较他人弱,准妈妈还要增强自身体质,重视饮食营养,适当活动,应避免去过于拥挤的场所,以免感染病毒性感冒、腮腺炎、脑炎、风疹等传染性疾病。准妈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,有利于体内分泌各种有利健康的激素,减少胎儿发育异常的可能性。孕期还要避免接触射线和噪音环境,一般不要接受预防注射,孕期尽量避免使用各类药物,禁用耳毒性药物,以确保胎儿健康成长。
新生儿期:新生儿期要做好听力筛查,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最有效的措施。宝宝出现听力损失,如不尽早干预,容易导致错过语言发育关键期,就可能造成宝宝的语言、学习、心理、智力等方面的障碍。早产、缺氧缺血性脑病、新生儿黄疸等疾病极易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,对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治是防治耳聋的重要环节。特别要重点关注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(如耳聋基因携带者,有家族遗传性耳聋史等)的新生儿,因此,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是重中之重。
0-6岁儿童:儿童群体的听力损失发病率远高于新生儿。随着儿童生长发育,由于疾病,药物,噪声以及意外的事故等原因,可能造成儿童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。儿童听力损失一般有三种形式:获得性听力损失、延迟性听力损失、渐进性听力损失。其中获得性听损最为常见,常见病因有患感染性疾病,如脑膜炎、麻瘆、流行性腮腺炎等,以及患中耳炎,服用耳毒性药物,头部、耳外伤等。因此,要定期进行听力筛查,及时监测儿童的听力和言语发育情况。筛查时间为:1岁以内,每半年1次;1岁以后每年1次,听力筛查异常的儿童应及时进一步诊治。
二、爱耳护耳小知识
1. 生活规律,保持心情愉悦。
2. 远离噪音污染。
3. 谨慎用药,减少使用耳毒性药物。
4. 不要用力擤鼻涕,以防止鼻咽部分泌物经咽喉鼓管进入中耳,引发中耳炎。正确的擤鼻方法是:按住一侧鼻孔擤出另一侧鼻涕,然后再交换擤另一侧。
5. 不要经常掏耳。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自行排出,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到医院由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。不要随便用发卡、挖耳勺等掏耳朵,不要在非医疗机构采耳,以免损伤外耳道,引起耳朵炎症。
6. 尽量避免水进入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