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动态
预防流感,守护健康
2023/10/31 11:37:44
-
每年秋冬季,儿科都会迎来就诊高峰,就诊的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的患儿,这个季节也是儿童流感高发期,很多孩子被流感“盯上”了。如何让孩子远离流感?对此,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防治流感的小知识!
第一,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
普通感冒常常是由于感染了鼻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腺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肠道病毒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,传染性不强,主要以打喷嚏、流鼻涕等局部症状为主,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,没有持续的高热和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,呈自限性。
流感是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流感病毒可以分为4型,我们通常说的季节性流感是以A型流感和B型流感病毒感染多见,也就是甲流和乙流。儿童流感患者多突然起病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部分患儿体温可达39~40°C,可有畏寒、寒战,多伴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;同时伴有咳嗽、咽痛、流涕、鼻塞等呼吸道症状,少部分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消化道症状,常见于B型流感。少数病人会出现并发症,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,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、心脏损害、肌炎等;无并发症的病人呈自限性,多于发病3~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,全身症状好转,但咳嗽,体力恢复常需1~2周。
第二,流感病毒是如何传播的
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。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。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~6天,婴幼儿、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。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,也可经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引起感染.儿童不仅是流感的易感人群,也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,年龄<5岁的儿童(尤其是年龄<2岁)较易发展成重症。而存在基础疾病的儿童,如哮喘、肾病、恶性肿瘤、免疫功能低下、肥胖等,也是易患流感并且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。这些儿童的家长应高度重视,如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应及早就诊,在医师指导下尽早治疗。
第三、儿童及婴幼儿流感的主要特点
在流感流行的季节,超过40%的学龄前儿童以及30%的学龄儿童容易得流感。儿童流感常常突然起病,主要的症状为发热,最高体温可达39~40℃,常伴有畏寒、寒战。孩子还会出现头痛、肌肉酸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表现。也可能会出现咳嗽、咽痛、流涕、鼻塞这些感冒的症状,少部分可能会有消化道的表现,比如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等,而且这个症状多于成人。 婴幼儿流感的症状往往不像儿童那么典型,可能仅仅表现为发热、咳嗽。新生儿流感相对比较少见,但往往会出现并发症,比如合并肺炎,呼吸困难等。儿童流感引起急性的喉炎、中耳炎、气管炎、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都比成人常见。
第四,儿童流感的预防
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,建议易感人群(儿童、老人)每年接种流感疫苗,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此外应做到以下预防措施:
1. 流感季节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
2. 出门戴口罩,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
3.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
4. 勤洗手,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、流动水洗净
5. 如咳嗽、打喷嚏要用手纸、手帕或者上臂掩住口鼻
6. 没有科学依据说室内熏醋能防流感,相反空气中醋的味道会刺激呼吸道
7. 如果家中有流感病人,需及时就医,最好单独一室隔离。
第五,孩子患上流感怎么办
只要正确对待,流感也并不可怕,如果在流感流行季节小朋友出现高热、头痛、全身酸痛、咳嗽甚至是精神萎靡,那么家长一定要警惕流感的可能性,最好是症状出现48小时内,及时去医院就诊,若确诊为流感,医生会予以抗病毒(奥司他韦)治疗,大部分孩子在24~48h后流感症状会缓解。早诊断、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、降低病死率的关键,推荐的抗病毒治疗疗程为5天,治疗5天病情仍严重或有病毒复制依据的患者,应考虑延长疗程。重症感染或引起并发症时,则需要住院治疗。
温馨提示
1.如果孩子有高热、头痛、全身酸痛等症状,尤其有流感接触史者,应尽早就诊;
2.来院就诊及等待过程中,如遇孩子出现高热超过38.5ºC,可以口服美林或泰诺林退热,或者1周岁以上可用布洛芬栓肛塞,同时解衣散热,多喝温水;如果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孩子,预检分诊时提前告诉护士,之后按照护士的宣教处理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