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动态

科学防护基孔肯雅热,守护孕妇、儿童健康

2025/7/8 8:35:30
  • 近期,广东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800余例,引起公众广泛关注。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(如白纹伊蚊)叮咬传播,孕妇和儿童作为特殊人群,更需重点关注防护。 

    一、什么是基孔肯雅热?

   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(如白纹伊蚊)叮咬传播,主要在非洲、东南亚、印度次大陆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。但近年来,随着人员流动,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也出现了输入性病例或局部传播。

    二、基孔肯雅热是怎么传播的?

   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病毒在蚊体内经过2-3天的增殖后,再叮咬人时即可传播给人类。此外,极少数情况下,病毒可通过输血、母婴垂直传播(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)等方式传播。并不会通过日常接触(如握手、拥抱、共餐)或空气传播。

    三、感染后有什么症状?

     潜伏期1-12天,通常3-7天(被叮咬后几天才发病)。主要症状包括:

    1.突然发高烧(常超过39℃)。

    2.剧烈的关节疼痛和肿胀,这是它最突出的特点!尤其是手指、脚踝、膝盖等小关节,这个症状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。

    3.皮疹:多在发热后2-5天出现,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或紫癜,集中在躯干和四肢。

    4.可能还伴有肌肉疼痛、头痛、恶心、乏力、呕吐等症状。

    特别提醒孕产妇和婴幼儿家长:

     孕妇感染虽然病毒直接传给胎儿(母婴垂直传播)的风险相对较低,但孕妇高烧本身可能对胎儿有影响。孕期出现疑似症状(尤其是有流行区旅行史或蚊虫叮咬史后出现高烧、关节痛),务必及时就医!

     婴幼儿感染其症状可能不典型,可能表现为烦躁、拒食、嗜睡、皮疹等,高烧和关节痛可能不如成人明显。但由于表达能力有限,家长需密切观察,如有异常及时就诊。

    四、孕妇及儿童预防重点

    目前没有特效药和疫苗,预防基孔肯雅热最有效、最核心的方法就是避免被伊蚊叮咬,并清除蚊子孳生地!

    1.清除蚊虫孳生地:定期清理房前屋后、阳台、天台等区域的闲置容器,检查并清理所有可能积水的容器(花盆托盘、废弃瓶罐、轮胎、水桶等)。水培植物3-5天换水并刷洗容器内壁,及时清理垃圾、卫生死角,确保地漏、排水沟畅通,不积水。

    2.物理防护:安装纱门、纱窗,并确保完好无损。睡觉使用蚊帐(尤其是婴儿床、孕妇床),在室内使用电蚊拍、灭蚊灯等物理灭蚊工具,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,减少皮肤暴露。

    3.化学防护: 选择成分安全的驱蚊产品。   

    孕妇儿使用需特别注意:通常可以使用EPA注册的、含DEET(浓度建议≤30%)的产品,避开眼、口、伤口。必要时咨询医生。

     2个月以下婴儿不建议使用化学驱蚊剂,主要靠物理防护(蚊帐、长衣裤)。

    2个月以上婴幼儿可选用适宜浓度(一般建议DEET浓度≤10%)的儿童专用驱蚊剂,避开手、眼、口及伤口。注意3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含柠檬桉油的产品。

    面对疫情,孕妇和儿童家长可能会产生焦虑、担忧等情绪。为此,红山区妇幼保健院呼吁广大居民积极行动起来,

    获取科学防控知识,积极采取防护措施。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,共同守护妇幼健康。让我们携手努力,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!